奇克苏鲁伯陨石坑是地球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峰环陨石坑,与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有关,这是6500万年前的一次事件,灭绝了恐龙以及世界上近50%的物种。在国际海洋发现计划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ODP-ICDP)第364次考察中,地质学家第一次钻穿了这个陨石坑的峰环。
这幅画描绘了一颗小行星撞击到今天墨西哥东南部富含硫的尤卡坦半岛的热带浅海。这场发生在大约6500万年前的巨大小行星碰撞的后果,被认为导致了恐龙和地球上许多其他物种的灭绝。这幅画展示的是翼手龙,翼展可达50英尺的飞行爬行动物,在热带低云上滑行。图片来源:唐纳德·e·戴维斯/美国宇航局。
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发生的同时,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被称为奇克苏鲁伯,在现在的尤卡坦半岛撞击了我们的星球。碰撞会引发地震、海啸,甚至火山爆发。
自首次被发现以来,其影响、灾难性后果及其后果一直吸引着研究人员和公众。
2016年春天,IODP-ICDP 364探险队的一个国际地质学家小组在墨西哥海岸的奇克苏鲁伯陨石坑进行了钻探。
研究人员瞄准了奇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峰环和上面的岩石序列。
“在月球上看到的峰环,是当岩石反弹到陨石坑内的一个峰时形成的。然后峰顶坍塌,在更大的陨石坑内留下一个中心的岩石环,”他们解释道。
IODP-ICDP考察队364在M0077A号钻孔(红点)处钻入地下奇克苏鲁伯峰环,该钻孔位于普罗格雷索西北约30公里处和尤卡坦半岛北岸。蓝色圆圈代表1 80-200公里地下撞击结构的大致直径。插图中显示了结构的重力特征和其他钻孔位置。唯一具有连续岩芯的两个地点是ICDP亚克斯科皮尔-1(亚克斯科皮尔-1)和IODP-ICDP M0077A钻孔。其他钻孔有尤卡坦-1 (Y1)、尤卡坦-2 (Y2)、尤卡坦-6 (Y6)、奇虚卢布-1 (C1)、萨卡普奇-1 (S1)和蒂库尔-1 (T1)。影像学分:Kring等人,doi: 10.1130/GSATG352A.1。
IODP-ICDP钻孔数据表明,奇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峰环形态是由隆起的中央峰的动态坍塌产生的。
钻探还证实,奇克苏鲁伯峰环由花岗岩组成,是从地壳中部深处形成的。
“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引发了一场环境灾难,导致生命灭绝。科学家们说:“它还诱发了一个巨大的地表下热液系统,改变了玛雅地块的一部分,并作为更大和更频繁产生的热液系统的替代物,在Hadean期间,轰击率很高。
他们估计了喷入大气的硫和二氧化碳的量,包括喷出物重新蒸发时气体释放的第二阶段。
研究人员说:“奇克苏鲁伯撞击释放的气体与超过20摄氏度的降温有关,三年内气温都在冰点以下。
他们还发现,撞击后不久,陨石坑就变成了生命复苏的绿洲,并允许扩张到暂时空置的壁龛中,当这些壁龛被填满时,就定义了现代世界。
他们说:“我们跟踪了归零地生命的恢复,重点是80厘米的过渡层和上面的石灰岩。
“这些单元记录了撞击造成的破坏、幸存物种的遗迹化石以及石灰岩中的化石,揭示了在撞击后的3万年内,陨石坑内的生命又全面恢复了。”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0月的《今日美国总务管理局》杂志上,并于昨日在华盛顿西雅图举行的美国总务管理局年会上发表。
_____
David A. Kring等人,2017年。希克苏鲁伯和通过科学钻探探索大型峰环撞击坑。今日GSA 27(10):4-8;doi: 10.1130/GSATG352A.1